工人出身,昆山这个老板两次创业从零开始,打拼成房产行业新标杆!
上海梵讯 / 发布时间:2020-03-20
导语
20年,意味着什么?
或许有很多刚刚踏进中介行业的年轻人还没有20岁,但有人已经在这个行业坚持了20年,干一行爱一行,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起起伏伏。
就像他的名字“王守海”一样,他守着这行度过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在拼搏过后,他想在这个行业留下一些自己的足迹,为行业的变革添砖加瓦,等到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一天。
主持人|王 旭
受访者|王守海
编辑|王 旭
图|受访者供图
王守海的入行经历可以称之为一件趣事儿,人生还真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这三分的天注定让他在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却转身投入了中介行业。
1996年,王守海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昆山进了一家塑料制品厂,不到十个月就成了厂里的红人,他调侃自己为“员工看我像领导,领导看我不像员工,我看自己啥也不像。”
就在那个时候,王守海发现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他爱思考爱钻研更爱带领团队,所以他决定离开工厂,出来单干。有想法很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当他对家里说出自己的打算之后,果然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
“我父母觉得我们家就没有那块料,家族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自己创业的,可我就是不想一辈子待在厂里,顶多混一个科长,自己不甘心。”虽然家里反对,王守海还是出来自己闯荡了,第一份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摄影。
因为身边有朋友在公园里面给人拍生活照,五块钱两张,那个年代拍照可是个技术活儿,利润也高,可是王守海完全没接触过摄影行业,别人也不肯交那就自己学,他买了设备和教程开始了痛苦的自学。
专业名词看不懂,他就跑到公园里,装作同行去和公园里的老摄影师聊天,学习别人的经验,从初窥门径到小有所成他花了不到一年时间,靠着开摄影楼,1997年王守海就在昆山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高峰时期他的摄影楼更是达到了6家。
在同龄人当中已经可以算是小有成就的他,安排好店里的事情就爱上街闲逛,路过一家中介在门口贴了一张招聘广告,他突发奇想试试看自己行不行,进店之后和老板十分投机聊了一个多小时,老板让他回去等通知,他出门就忘在了脑后。
差不多一个月后,王守海接到一个让他明天去上班的电话,把他给整蒙了,怎么说也是一个日进斗金的小老板,还有人让他去上班?没错,这就是他应聘的那家中介公司,谁也没想到,最后他还真去了!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挑战,想体验一下看人家是怎么工作的,就这么一步踏进来了。”
说干就干,拿着400块钱的底薪,王守海开启了自己的中介生涯。他的老板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带着他摸索行业的门道,两年之后,他已经成为店里面的顶梁柱,老板还常在新人培训大会上提到他入行的趣事。
“我这个人比较倔,认准的事情就喜欢去钻研,有点一根筋。当时摄影楼特别忙,可是我就是对中介这个行业起了兴趣,干得也不错,就把摄影楼完全交给我妻子打理,一心搞中介。”
始于偶然,出于兴趣,谁能想到一个摄影楼老板去体验一把中介生活之后就真的改行了呢?2003年,王守海开始独立门户,自己管理房产中介公司,直到2013年一做就是10年。
2010年对于王守海来说是煎熬的一年,这一年他跌了一个跟头,投资失败造成资金损失严重,这次他偏离自己的主业,踏进一个陌生的行业,但是幸运女神这次没有站着他这一边。
“多年的积蓄啪一下子就没了,当时人很忧郁,我姐都说我要得忧郁症了,不想见人。把自己封闭起来,当时手机通讯录有一千多号人,没事就闭起眼睛删人,不想见任何人,不想接任何电话,整个人不像样子。”
谈到自己跌了跟头的那年,王守海还是笑得云淡风轻,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当时处境有多难熬。店全关掉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想起当初出来创业时,父亲对他说的“我们家就没这块料”,或许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
在自我怀疑中,王守海不敢再轻易尝试创业,他决定发挥自己的长处,只做管理不再创业做生意了。
2013年下半年,在沉寂了半年之后他进入一个集团公司,做商业地产招商、运营与管理工作,公司拿地之后他负责做土地规划,与开发商接洽,虽然不是中介但好在也是房地产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在关注和思考着房产行业的发展。
两年之后,王守海离开商业地产管理工作,2015接近尾声,在房产行业沉积这些年,思虑良久他决定做点不一样的新改变。“到了这个年纪,我就是想做一点有益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
他决定做一个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通线上和线下,将中介服务专业化、分工化。一切服务流程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打破传统中介一个人一条龙的独立服务。
这也是他与梵讯结缘的原因,梵讯的企业官网和微站与他想要打造的中介服务平台不谋而合,满足了他的所思所求,通过企业官网展示房源信息,通过微站进行沟通咨询,真正实现互联互通。
利用互联网发展中介服务,打造新的中介生态,王守海萌生打造中介互联网平台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对房产行业多年的接触了解与深刻专研。
“我们的业态从内部到外部都出现了问题,从内部到外部都会有竞争,内部是互相竞争的,更多的是恶性竞争。包括一线品牌的中介巨头,为了抢客户打的头破血流,进公安局的都有。
为什么?这说明我们的生态出现了问题,内部恶性竞争,外部老百姓不信任不认可,消费者整天骂中介公司黑心,凭什么收费这么高,却不给我想要的服务?
实际上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行业,又有多少人真正挣钱了呢?一家门店一个人一个月能做2万吗?做2万拿1万工资,这说明他小日子混得还可以。像昆山的中介行业大概有1万多个经纪人,实际上每个经纪人的平均薪资是很低的。
有人说中介赚黑钱赚了很多,但从大数据来看,每个经纪人平均下来月薪不会超过5000,这说明什么?其实大多数经纪人是生活在挣扎的边缘,他们也并不幸福,他也觉得我付出了很多,起早贪黑结果没挣到钱。
中介行业有句话叫年薪百万不是梦,有没有人挣到百万的?有,但是那一个百万害死了多少个挣不到3000的?每个行业都会有奇才和奇迹,但是中介行业真的是很苦,这个行业二八定律非常明显,真正挣钱的就20%,80%的人是不挣钱的。
在这个行业呆了20年,我感触非常深,我经常分析全国和昆山的房产数据,一般的经纪人不会去看这个,你说他不想学吗?不是,是因为他没时间,他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看房,怎么去约客户,怎么去跟进,怎么使用谈判技巧,怎么成交一个单子。
他会觉得自己非常辛苦,但实际上收入和付出没有划等号。那为什么老百姓还不满意呢?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但对于经纪人来说很少有人去深挖原因所在,没有几个经纪人愿意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应该改变中介的工作方法,我们的经纪人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付出了为什么不该得到认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说明我们工作方法有问题,那我们就改变方法解决问题。”
王守海想要打造的中介平台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各有所得。按照能力的大小来决定所做的事情,做每一样工作都会得到相应的报酬,改变传统中介公司,一个客户从头到尾由一个经纪人全权负责的传统模式。
“有的经纪人能力达不到,专业的事情就拿给专业的人去做,分工合理化,这样拿3000的跟拿1万的心里都平衡,都会去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付出和收获对等,做多少拿多少,还要有专业度,要增加素质培养。
让老百姓们满意,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然跟黑中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黑中介?第一,生存权大于民主权,都生活不下去了谈什么民主?外地人到昆山做中介,没有住房,吃饭都成问题,这个月不开单,下一顿的饭钱都不知道在哪里。
基本的生存权无法实现,他哪有什么心情露八颗牙给客户服务,他愁都愁死了,这种情况下难有好服务。
第二,经纪人的素质是良莠不齐的,因为门槛低,小学生也能做,大学生也能做,但他们做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断学习?中介公司有没有给他们提供系统培训?没有,因为他们的评判标准是开单,开单多老板就开心,不开单老板就不开心。
结果就变成恶性循环,老百姓恨死黑中介,我们就是要改变行业生态,还老百姓真实的东西,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还要尝试获得一种认可,更专业化。提高中介行业的荣誉感,一个人活着需要成就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别人认可就会觉得开心。”
王守海的理想是打造一种全新的房产业生态,杜绝不劳而获的状态,他认为就像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中介行业必须做出改变,不适合当中介的经纪人也该被淘汰出局。
“如果哪一天我不从事这个行业了,希望有人提起我的时候,认可我所做的一些事情,觉得我改变了这个行业里面的一些规则,把行业生态做好了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果你希望寻求报道,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们联系。
我们将以最专业的采编团队,做出有价值有看点的报道。
-END-
免费领取案例资料
马上预约专业顾问,为您详细介绍梵讯产品下载注册及使用方法